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局势的基本判断,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方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大局发生了态势变化,经济目标和发展途径将会呈现新的趋势。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规律与特征,变挑战为机遇,对今后以及“十三五”时期的山东以及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常态下山东发展的新趋势
新常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要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APEC会议上,首次系统阐述了它的含义。即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不断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按照这一内涵界定,依据经济发展环境、资源要素组合、发展动力、发展业态等呈现出的新变化,山东经济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当前和今后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山东经济发展必然呈现新的趋势特征。
1、经济发展驶入中高速轨道。
山东处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新征程中,作为人口、经济、文化大省,山东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的35年,年均增速11.9%,高于全国。 经济总量攀升很快,2002年过万亿,2006年过2万亿,2008年过3万亿,2010年接近4万亿,2012年过5万亿,2013年达到5.47万亿元, 2014达5.94万亿,人均GDP2013年达到9094美元,居全国前10位。受经济规律、发展动力、支撑条件、发展方式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山东经济增速出现回落,2013年开始回落到10%以下。现正经历经济发展的换挡期,发展动力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2015年我省GDP增长预期目标8.5%左右,今后年份的发展仍有条件略高于全国。这是经济增长规律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必然结果。
2、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发展,山东经济进程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发展步入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的科技化、高端化、生态化水平成为经济工作着力解决的大问题。在此期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技术创新、产业布局、要素组合、结构特征都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将是新的趋势。我省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会为自身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必定对全国的经济稳定繁荣和转型升级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3、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
山东省传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长期以来,资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相对富余,是支撑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低创新附加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但是,现在这些“要素红利”都呈现趋势性弱化,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加快我省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日趋紧迫,倒逼我省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深化改革开放来激活新的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创新驱动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深化开放成为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和动力转型的重大引擎。
综上分析,山东经济的增长速度、结构层次、发展动力、开放合作、发展模式等将在新常态发展中呈现出新的趋势。可以说,进入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新常态下山东发展的新机遇
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回落,进入新的增长轨道,给经济发展格局腾挪出新的空间,为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提供了新的条件,为今后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省怎样把握新常态的大趋势,利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较好条件,使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成为发展新阶段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在“十三五”山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前,山东应树立机遇意识,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积极推动富民强省建设实现新的科学跨越。
1、发展减速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
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十三五”时期我省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中央领导对山东发展的殷切要求,山东要积极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支撑能力总体良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仍然稳固,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较大,经济在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转方式是关键。近年来,虽然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增创产业优势,不断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产业结构日益优化,转型升级进程进入了加速推进期,但我省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目前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大部分企业产业链条较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差。“十三五”时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将持续提高,再加上资源价格上涨、环境约束加大,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加艰难,转型升级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将是新的战场,并且是一场硬仗。因此,宏观管理的思路要努力调整,在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阶段,加快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制度创新,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为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长久的动力,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从我省承载的蓝黄国家战略使命看,还要努力以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为主导,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结构调整下发展中高端产业的机遇。
山东发展同全国一样,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加强科技创新、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行动。大规模、立体化、综合性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产业中高端和产业链展延标志着经济转型的深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产业发展、结构升级不再是规模的同质膨胀、要素的简单累加、总量的单纯增长,而更多的依靠链条整合、流程再造、业态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和平台经济加快崛起。我省要顺应国内外的新形势,利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已有的较好基础,加快产业升级。按照国务院新的产业规划,遵循“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推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新常态下加快中高端产业的发展,将为促进产业高级化和产业融合,培育新型业态创造条件,这为我省实现产业的中高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要素红利”趋势性弱化倒逼提高创新能力的机遇。
近些年,山东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江苏、北京、广东等省市相比,在高端人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今后及“十三五”期间,我省应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形成创新驱动强劲领先的势头,努力实现从技术创新转向科技创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从分离型创新向协同创新的转变,加快形成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一要加快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二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微观层面进行商业模式、技术、产品、管理、市场、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着力塑造高端要素新优势,在聚集人力资本和激活技术创新等要素方面有新突破、新进展,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
4、体制机制障碍倒逼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机遇。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强大动力,更是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处于转型阶段的山东,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离不开改革红利的科学激活和持续释放。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多方利益的深度调整。要知难而上,不失时机地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掘和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引领新常态。受传统思想影响,我省改革的主动性、开拓性意识往往不强,探索创新的精神有时不足,改革过程存在等靠思想,且习惯于用老经验老办法推进改革,市场经济动力释放不足。全面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潜力,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活力,十分迫切。加速我省深化改革中的制度红利和内生动力释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改善民生,都需要深化改革,已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转型,倒逼着我省加快全面深化改革。
5、深化开放形势下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机遇。
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区位条件优越,港口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对外开放与对内拓展发展的优势。在“中韩自贸区”建设中的地位突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要围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谋划开放举措,强力推进我省的开放前沿优势转化为合作发展新优势。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利用沿海的独特地理位置,重塑经贸合作领先地位,努力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产业竞争新优势方面,增强出口品牌影响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载体平台新优势方面,积极打造经贸交流平台、企业境外投资平台、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平台、海洋经济合作平台、打造互联互通开放通道等。海上合作平台正式“落户”山东,这体现了国家对山东发展的高度重视,要下大气力建设好。还要特别重视会议等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营商环境新优势方面,要推进开放体制机制建设,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商务环境、建立规范权威的工作机制等,推动全省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三、新常态下青岛加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1、 打造增长极,为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要塑造新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极, GDP增长预期目标有条件有必要高于全国。
2、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出台优惠政策,培育新兴产业。应按照互联网+和工业4.0的方向,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释放产业发展潜能,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优势产业,突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瓶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创新能力建设、人才科技支撑、产业集聚发展、全面对外开放和政策体系支持等,加快产业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由一般加工业向高端制造业、由重制造向重研发营销、由产品竞争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的转变,实现全省产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品牌效益、生态环保的全面提升。
3、完善创新激励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应努力加强智力投资,改善增长的要素结构。实现从技术创新转向科技创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从分离型创新向协同创新的转变,形成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微观层面进行商业模式、技术、产品、管理、市场、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大众创业、全民创新。
4、深化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合作与产业融合需要深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要借前沿优势,加快发展。努力实施海陆统筹、区域合作,自身的城乡一体化要有新进展。
会上精彩发言:
尊敬的宗市长、佟院长以及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块交流、一块学习。我围绕着这次会议的主题,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新举措谈一点个人的想法和看法,讲得不一定对。
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对于这样一个新的和更高的一个起点怎么样理解?也就是说这一个新的起点就是新常态的起点,新常态是一个新的起点,但它有一些新的特征,有一些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认识有的是认识到位了,有的还不到位,这影响着我们今后期间制定规划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要认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总书记要求山东要在认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样我想就结合这一次会议的主题谈三点看法,一点看法就是科学认识新常态的大趋势,也就是规律。第二就谈一下科学把握新常态提供的历史性机遇。第三就是科学地制定引领新常态发展的规划和举措。
首先是要科学地认识新常态的发展大趋势。根据总书记提出来新常态的新特征,主要的就是速度换档,结构转型,动力转换,主要解释了这么三个特征。速度换档他要求的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为什么我们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增长两位数增长,一下子就调到8%以下?调整的幅度是不算小的。就是说由高速到中高速,我们的理解中高速仍然是高速,是高速增长的一种。世界经济增长发展的规律和我们国家的支撑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增速要到中高速,这个中高速那就一般是讲6%到8%,那6%到8%也还是一个中等高速,可以说6.5%到8%可以认为是中高速,或者是6%到7%也是中速。这样一个速度不要认为是我们人为的不把它调整下来,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必须要调。
日本、韩国经济增长高速增长8%以上是二十五年,但是他的调整一调就调整了4%以下,那我们从两位数,三十多年10%调到,或者保证在7.5%到8%,那任务也是相当艰巨的。并不是说我们不讲求速度了,而是我们还有一定的增长,叫中高速增长,这叫速度换档。
第二个叫结构转型。结构转型主要的就是一个中高端,就是我们的产业经济要有一个中高端水平。我们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变革当中,我们要使服务业更快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有更快地增长,产业结构有一个大的优化,大的升级。我们增速虽然速度换档了,但是我们的结构调整要求更高了。我们的结构调整当中,我们现在有一个认识,就是产能消化问题,到底我们的立足点是把这个产能消化大大地压缩?还是我们在这个增量和存量的思考上,让增量更大?只有这样我们的速度才能保持有一个中高速,要不然中高速是很难的,现在下行的压力就非常大,有可能我们7.5%保不住还可能下。
过去我们是在过度重视了出口和投资,当时的思考是对的,因为当时的条件允许,那现在条件不允许了,我们前一段是投资拉动,但是投资拉动我们现在要调整,调整到以消费来拉动,消费来拉动的情况下是一个协调的拉动,主要是靠需求,这个需求外需不行,那么内需我们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在内需方面,我们一定要在增量上,也就是说在总需求和总供给这一个矛盾当中,我们尽可能地在总需求上做文章,要扩大总需求,总需求扩大了既能扩大产能,又可以带动新兴产业的增长,服务业的增长。所以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过度地理解为消化原来的产能,就是把原来所有的产业,有的该砍的就砍,但是那是生态环境不好的我们该砍的砍,但是有一些产能我们通过总需求慢慢地化解。所以这一个阶段过去,我们存量和增量两方面都可以有一个大幅度地增长,我们更好地使经济换档不要换到最低档,这是结构转型。
再就是动力转换。我们的速度换档了,有人说不仅仅是速度换档,更重要的是换动力,换引擎,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动力和引擎方面,我们也应该更好地来进行协调的拉动和推动。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要协调地拉动,更重要的现在强调的是科技驱动、创新驱动,以科技为主的这种创新驱动来带动先进产业的增长,来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再一个,因为我们现在需要消化产能,经济不活,更重要的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激活发展动力,特别激活民营经济的发展动力,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潜力就在于我们要激活动力。
动力转换也是这样一个新常态重要的特征,这三个特征表现在新特征,这个新特征的表面现象是速度换档,就是中高速,这是表面现象。本质的特征是结构转型,是产业结构,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上一个中高端的水平。怎么样实现这样一个本质的东西?它的支撑条件和主要动力那就是创新驱动,靠创新驱动来支撑这样一个新的常态。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科学地认识这样一个新常态的大趋势,我们才能更好地引领新常态,我们今后的发展要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的意愿。
第二点就是科学把握新常态发展提供的历史性机遇。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也是机遇。新常态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挑战,但是我们应对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从这样一个观念来理解的话,我认为我们现在提供给我们的历史机遇主要就根据新常态的内涵来研究,那最主要的就是这么五点,第一点就是发展减速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速度和效益,这一个机遇。我们在适应新常态新的速度,我们怎么样更好地来转方式。第二,结构调整下经济发展中高端产业的机遇。第三,要素红利趋势性弱化,倒逼创新能力的机遇。第四,体制机制状态下倒逼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第五,深化开放形势下提升开放性经济水平的机遇。
这几个机遇都从大的方面来说的,它内涵着很多具体的机遇。比如说我们现在全方位深化开放这个机遇就是“一带一路”条件下,我们青岛怎么样利用“一带一路”,我们是海陆的交汇点,是东西双向的开放区,我们这个地位特别得重要。所以这样一个机遇,我们如果抓得住,那我们可以谋求更快的发展。这几个方面的机遇我在文章当中都已经写了,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讲第三个问题,科学地制定引领新常态的发展规划和举措。作为我们青岛市,或者说我们山东省,怎么样来引领新常态?确确实实应该采取一些新的举措。最主要的,我想第一个还就是要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极、增长点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很好地进行研究。我们到底新的带动经济增长的有哪些方面?“十三五”时期我们应该重点抓哪些方面?省里也在研究“十三五”期间重点抓的,提了26项,也跟国家发改委报了,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些重要战略和重要事项。
我们青岛市,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很好地来探讨一下。比如说人口增长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问题。我们新常态需要结构转换,需要中高端,我们更重要的就是要有这样的人才,有智力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要向新的生产要素来转变,新的生产要素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智力、创新等等这样一些要素。我们在要素配置方面一定要超前,不能错配,不能落后。过去我们人口的理解,我们当时的情况下理解人口越少越好,越限制人口越好。但是现在通过全世界人口发展的研究,好多国家人口最多的时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人口减少的时期是一个国家衰败的时期。所以我们国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将来人口的减速,劳动力减速,人才减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办?现在计划生育政策不调整的话,我们一个城市对人才的集中集聚要采取一些措施。
世界各国发展,一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发展得最快,发展最快的时候是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发展最快,发展活力最大。我们青岛市当然是大城市,人口多,但是我们山东省超过一百万的只有三个城市。我们这些年在人口增速的速度方面,青岛、济南,增速不是最快的,山东省17个地市增速最快的不是青岛、济南,根据我们青岛、济南的条件,为什么我们的人口增速慢于其它城市?这不能不是问题。山东省的两个大城市,济南、青岛加在一起,不如一个广州一个城市,广州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人口集聚为什么那样快?人口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
再一个,跟这个问题相关的就是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发展,怎么样更好地推动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当中最重要的是城乡一体化,来解决我们整个城市化的问题,来解决我们的劳动力供给,解决我们的产业布局,解决我们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软实力的问题。
再一个,我们青岛是海洋城市,蓝色城市,科技人才多,区位优势好,产业优势好,蓝色这个品牌一定要做大,这个品牌一定要做好。特别是现在“一带一路”的条件下,是海陆统筹,东西联动,全方位开放的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怎么样利用海洋资源生产要素,和陆地要素结合起来,更好地海陆统筹,把蓝色经济这样一个产业链条能够拉长,产业价值链拉长,价值升高显得特别得重要。
再一个就是我们青岛的经济增速,我们条件比较好,我们的增速一定要过于全省或高于全国。现在总书记关心的还是经济下行的问题,所以说我们的增速不一定要和国家是一样的,你和国家是一样的,那么你自然以后的发展方向、发展的动力就弱化了。所以我们本质上、思想上应该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全国增速7.5%,山东省是8.5%,争取高1个百分点。我们青岛是不是要比省里的1个百分点再高一点?我觉得指导思想上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有速度才能解决民生问题、就业问题,服务员增长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够好解决。这是关于打造增长极,我想不多说,就说这一些。
第二点就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转方式,凤凰涅槃,腾笼换鸟,我们国家对山东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要走在前列。在产业升级方面一定要多采取一些措施,优惠的措施,推动着我们的产业能够科技化、高级化、优化、绿色化等等。过去我们制造业发展得比较快,说我们已经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实际上现在中国科学院有一个研究,说我们的工业虽然是进入了一个中高级阶段,但是我们的工业比德国落后一百年,比日本落后六十年,我觉得他们研究的这个结论我是很相信的。
我们的产业结构,我们抓制造业有了进步,我们是一个落后国家,但是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抓制造业的时候,一个方面就是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我们国家你不好好地跟还跟不上,跟不上就要落后。所以西方一些国家说,让中国去发展工业吧,他也就是一个庞大的身躯,我们是制造业的大脑,我们要用我们的大脑去支配他那个庞大的身躯。他们去建工厂,我们去建办公室,我们是世界办公室,我们的世界办公室要支配他的工厂。所以现在我们一定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认识到这些挑战,我们要能够驱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扶持政策,能够使中国的速度变为中国质量,使中国的产品变为中国的品牌,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所以通过创新来激励创新,更好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个建议就是更好地深化开放,在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上,来更好地规划我们青岛的发展。因为现在是经济全球化,这个条件下金融体系发生了一些变革,价值链,产业体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特别是区域格局也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比如说美国主导的TPP,环大西洋的伙伴关系,这样一些对中国不利的措施下,世界经济版图在进行着调整。也就是说经济地理发展着一场重大的革命。我们在这样一个经济地理大变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考虑青岛市的发展,我们也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定位我们的发展,把我们的格局放大,你格局放大了你就不会回到原来的小格局当中。这个大格局当中来思考问题,来做出决策,会整个有利于我们青岛的发展。所以我们这些年开放是做得不错,我们的正个区域结构、区域地理统筹一体化发展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我们发展得很快。
前几天我到大连,到环渤海地区去调研,但是大连他们反映,让我介绍青岛过去这些年到底有哪些经验,让我说说。过去我们青岛都落后于大连,近几年我们大幅度地增长,甩了大连一大截,所以他们非常急。我讲了很多条,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大方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使我们大发展,所以今后我们要多采取一些措施,推动我们的经济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引领新常态,走在前列,做山东的排头兵,做中国的排头兵。
就讲这一些,谢谢。
提问环节:
胡昱:我提个建议,你能不能为青岛在新常态下发展出一个好的建议和金点子,给大家说一下?
郑贵斌:我同意两位经济学家的观点,我简单说几句。大家都在思考“十三五”,期盼“十三五”,“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得重要。这一个时期总的发展,青岛市、山东省和全国基本的要求,基本的任务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十三五”时期应该是我们要更好地来体现我们整个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一定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十三五”非常周期的。
再一个,“十三五”另一个角度来讲个我们一定要在“十三五”时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就是在经济体制全面改革方面要有突破。第三个方面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这几个方面非常得重要,一定要重视几个方面的结合,宏观和微观要结合,政府和市场要结合,长远和近期要结合,国际国内要结合,这几个一定要结合好,做好结合的文章。
所以说“十三五”时期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当前因为进入新常态,我们一定要认识新常态,一定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新常态的条件下来更好地把“十二五”最后一年的工作做好,来迎接“十三五”的到来,把“十三五”的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